【评论】鱼峰路现拆迁闹剧,到底是民太刁还是官太恶?

  • 作者:admin  点击:次 发布时间:2016-04-11 15:35

  • 前几日,本站刚刊文对柳州城市旧改中拆迁难的问题进行了报道,今日(12月28日)笔者便亲眼目睹了一场拆迁的闹剧。

    28日上午,鱼峰区住建局拟对鱼峰路25号、鱼峰路27号、鱼峰路35号房屋及周边附属物进行清理拆除,但遭遇了该处居民的阻拦。一名中年女子坐在太平西街与鱼峰路交汇路口位置(银泰城旁)大声哭诉,表示家中遭遇“强拆”,自家新装修的房屋也未得到任何赔偿。而该处往南约20米左右还有另一户居民正在抗议,年迈的老父亲直直躺在路旁,一名中年男子在其身旁对拆迁人员愤怒地指责、谩骂。拆迁户的控诉,引起众多市民聚集围观,导致了周边交通拥堵不堪。

    笔者到达之时(约上午9:30),拆迁户仍在大声控诉,执法人员排成一列严阵以待。而有围观者表示,这场对峙已经持续了一个小时。拆迁户声音嘶哑的控诉,引来了近百人的围观,现场局面十分混乱。

    目睹今日之闹剧,虽不是当局者,笔者心里却也生出许多“呜呼哀哉”的叹息,只能借此番抒发一二。

    【评论】鱼峰路现拆迁闹剧,到底是民太刁还是官太恶?

    现场聚集大批市民

    【就事论事,按迹循踪】

    “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说理”,拆迁户和拆迁部门各执一词,孰是孰非,笔者难以妄断,只能摆出一些事实,看客自行评断。

    笔者身处拆迁现场时,听闻拆迁户哭诉,家中遭遇“强拆”,自家90岁的老母亲现在无处安身。而一旁的住建局工作人员即刻出面解释道,相关部门早已为拆迁户分配好房屋,但是拆迁户不愿接受。笔者也听见一住建局工作人员称要带该女子去安置房屋看一看,但该女子断然拒绝。

    此外,该女子还控诉了自家的房屋刚装修不久,政府部门此番拆迁并没有对其作出任何赔偿。笔者了解到,今年8月7日,鱼峰区政府就已公布了《柳州市鱼峰路33号商业办公配套设施项目房屋征收补偿方案》(以下简称“方案”),方案中表示将对鱼峰路25号、鱼峰路27号、鱼峰路35号房屋及周边附属物进行征收,被征收房屋装修装饰可以获得补偿,但具体的补偿标准并未明示。

    换言之,政府拆迁应按规定对该处拆迁户的装修进行适当补偿,但该居民却声称“一毛钱都没拿到”,到底是政府没有补偿还是拆迁户嫌补偿金额太少?相关部门并未出面证实,但附近的围观者却一边倒,笃定是政府部门拆迁款不要到位。

    今日阻挠拆迁的共有两户居民,一名头发花白的妇女坐在街角,而另一名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则躺在车来车往的马路旁。面对此情此景,笔者内心些许沉重,老来无居所已是悲哀,如今还要“冲锋陷阵”、与政府“对抗”,只为这待拆的危旧房屋。

    更可悲的是,老人身旁的儿女急于与政府说理,似乎并未把老人的身体看得多重要,拆迁人员和围观者也未对老人过多劝解,只有医护人员对其进行身体检查。或许是老人更容易引起他人的恻隐之心,老人负责“占道”,儿女负责“骂街”似乎成了“钉子户”阻挠拆迁的惯用套路,但是作为儿女把自家老人作为筹码,即便换来了想要的结果还能心安理得吗?

    【评论】鱼峰路现拆迁闹剧,到底是民太刁还是官太恶?

    待拆迁房屋

    【一家之言,姑妄听之】

    有人问,拆迁闹剧到底是因为民太刁还是官太恶?其实,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,百姓自有百姓的困苦,政府也有政府的难处,说不上谁刁难谁,这早已成为社会关系中的一链。

    其实,今日发生在鱼峰路的这场拆迁闹剧并不是个例,拆迁部门与拆迁户的矛盾由来已久。部门负责拆迁,拆迁户领取获得安置房产或补偿款,二者似乎并没有明显的冲突,但是,近几年的矛盾却愈演愈烈。其实说到底,这只不过是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畸形产物。

    土地财政催生着房地产的迅猛发展,地价一涨再涨,房价也一涨再涨,买房对于许多人来说开始变得困难起来,但是却有这样一个没房却“不缺房”的群体——被囊括在城市改造及扩建工程中的拆迁户。因为“先天”的优势,他们的房屋将被拆迁,获得高额的拆迁款或安置房产,许多人因此而一夜暴富,“拆二代”这一新名词也开始出现并被人所熟识。

    由此,越来越多的人想要靠拆迁获得高额补偿,一再向拆迁部门增加拆迁条件。拆迁户的矛头直直对准了拆迁部门,权利有限的政府部门难以让步,二者的矛盾凸显。而一些政府部门强硬的作风,更是直接导致二者冲突升级,甚至发生了许多暴力冲突事件。

    而在今天的拆迁闹剧中,笔者也听到不少围观的市民愤慨的言论:“政府又要强拆了!”强拆是暴力拆迁的另一种说法,指通过暴力手段强制进行征地拆迁的行为,今日发生在鱼峰路的拆迁其实并不涉及暴力手段,也谈不上强拆了。

    但是,一场不涉及暴力的拆迁,为何会引起围观者的愤懑?究其原因,或许是社会和民众对拆迁部门已经形成了刻板印象,正如大众对城管的刻板印象一般。回顾近几年被曝光的强拆事件,桩桩件件都残忍、暴力甚至血腥,加上媒体在其中“渲染”、“润色”,拆迁部门与被拆居民的关系更是显得水火不容。拆迁部门这一刻板印象一旦形成便难以轻易摆脱,民众自然会一边倒。

    【评论】鱼峰路现拆迁闹剧,到底是民太刁还是官太恶?

    拆迁人员将附近的报刊亭移走

    谈到文末,笔者对“钉子户”的初衷倒有了一些感同身受。上有老下有小,一家人或许就指望着拆迁来改善生活条件,竭尽全力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拆迁补偿倒也并不为过。只是,每个人的权益都是合理无理之别,政府若是不公,自当揭露反驳,自己如若贪心,便只能是众矢之的。

    其实,笔者到柳的时日并不长,但对银泰城南面的危旧房印象深刻,该处位于鱼峰繁华地带,毗邻银泰城,西面正对谷埠商业街,斑驳的危旧建筑在一排现代高楼中实在是有些扎眼。如今,已经蔓延了十几年的拆迁言论终于要成为事实,相信也有不少人拍手称快。这项危旧房改造工程,对城市面貌和发展都将大有助益,虽然拆迁问题颇有些棘手,但也希望政府能够平心静气、妥善解决,莫要徒增一起“强拆”事件。


  • QQ 咨询
  • 微信关注
  • 官方微博